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

印度 の Bengaluru [服務篇] - 遇上一雙雙會說話的眼睛

印度人擁有深邃的五官,他們的雙眼炯炯有神,彷彿有種吸引力,使我的目光難以一掃而過,總是停留數刻。小編喜歡注視別人的眼睛,因為每雙眼都烙印著主人的故事,有時會望得太入神而嚇跑了小孩們。

說起眼睛,還記得小時候每次說謊都會被母親識破,因為母親一定會要求我雙目望著她作答。那時候我開始在想,原來言語可以騙人行為可以騙人,唯眼睛是最誠實的。

所以,眼,是靈魂之窗。
怎可以逃脫得過她的眼睛?
到海外做義工,我們要問自己的心:
我是真心幫助當地人?還是無意間消費著別人慘況而去得到自我的滿足感?
小編很喜歡旅遊作家吳蚊蚊,甚為認同她在<旅活>一書中提及到的「除了當刻的感觸,和消費別人貧苦而得來的片刻感動,當刻的觸動如何凝住,微小的善心如何延續?」

希望旅者的出發點是出於內心的感動,而非一種呃Like的炫耀的工具。
到底如何將感動化為行動,的確是一個難題。

沒人可以一言定之,所謂的「服務」是單向,只有「我」服務「你」,「你」從中受惠。
為免使這等義工的存在變成一種「消費模式」,我們要有雙向的交流,當中有付出,有回報。
表面上看似我們為當地人帶來資源,為他們帶來外界的資訊;
但事實上,是他們令我們有成長的機會,也讓我們認識不同的「世界」。
小編相信,因為感動,才會行動。

雖然我們短暫的出現會為他們帶來快樂,但同時你的離開也為他們帶來思念之苦,可能會有再次被拋棄的痛苦回憶。有時諷刺的是,你以為自己可以留下很多(例如,教了他們正確的洗手方法;教了他們幾天的英文),但事實上可能除了回憶,你什麼都留不下。你走了,他們的生活依常,只是偶爾會想起曾以何時有一班來自香什麼港的人來過,但......他們教了什麼呢?怎麼記也記不回。

服務的成效與其可持續性,在某程序上是成正比。只有短短數天的義工,如何遑論可以帶來什麼大的改變?既然如此,至今仍舉辦的原因又是什麼?
還回基本步,是否為了滿足自私的人類那補償的心態?

非也非也~

在這個層面上,小編是有以下的想法,姑勿論對與錯,贊同與否,但這的確是心中所想。

當地的問題也許良久未有成功的解決方法,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又難以妄想可以改變人家的國事家事。但參與海外義工服務最顯著的成效﹑最容易影響到的人,不是當地人,而是參加者。每趟旅程﹑每個旅者,都有不同的感受與感動。當中也許只有當刻的感動,又也許可以延長至數日數月,但亦可以影響一生的觀念,即使一生的影響也許只是萬中無一的可能性,但都想讓它存有這個可能性。
不論這感動是短或是長,但肯定的是,感動過,方知幸福過;感動過,才會願意投入更多。如果被感動過的你,又願意與身邊的人分享,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其中,將這份感動猶如雪球效應,愈滾愈大,這就是將感動化為行動,為義工服務提供持續性的人力資源。

想得更遠一點,沒有人知道,也沒有人敢肯定,當中不會有參加者成為第二個「馬丁路德金」﹑或者是「德蘭修女」。想太多了?Who knows~ 

言歸正傳,回到我們的【服務篇】做了的活動。

是次印度之行時間雖短,但有兩個重點:探討當地女權問題,義工服務。所以服務所佔的時間都不多,合並應該只有六七個小時,但當中包含了不同的對象。所以面對每組對象的時間都只有一兩個小時,的確很短,而我們都不敢奢望可以帶來什麼特別的影響,只希望可以為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。

沒有我們出現的下午,他們如常地玩。
有我們的下午,也許為他們帶來新的玩意。
一同留下開心快樂的回憶。

印度學生教我們會玩一種叫 "Throw Ball"的球類運動,類似我們打排球的隊形,但比賽的方式像手球的傳送。

香港隊加油!!
Throw Ball的玩法:每隊七至八人,每人都站特定的位置,但岡位都是一接到球就馬上用力拋過網去對面,如果對方接不到,同時又不過界,就我方得分。

他們都是運動系的學生,人人都力大無窮,輕易就單手將排球般的球拋到對面,而香港隊在開球方面的成功率......只有一兩成(有點不好意思自暴其短呢)。
我們當然是預料之內地慘敗。

倒過來到我們教他們玩香港的「閃避球」,心想這次不就是風水輪流轉的大好時機嗎?我們可是玩閃避球的常席玩家呢!
一開球就失了主權。你看在旁的印度人多輕鬆的樣子,就知道誰是佔上風。
如果真的以為香港隊會佔上風,便大錯特錯了!別忘記對手是什麼出身的,是運動系!!有什麼運動可以難到他們?更何況每位都是大力士!所以......香港隊又慘敗了,完全被秒殺,在旁負責拍攝的小編也看得有點慘不忍睹,活像一場大屠殺......
不消數分鍾,香港隊僅存的唯一一位生環者...
成人在球場上的屠殺太慘絕人寰,所以現在轉至小朋友的歡樂天地時間。
Errrrrrrr......說白了,的確是「小朋友」的歡樂時光,因為我們都成為他們的玩意。

我們去了當地一所收容無家小朋友的Dream House(機構的名稱),我們的車一到達,Dream House的小朋友無一不走來歡迎我們。有的十多歲,有的像是剛剛學會走路,有的甚至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抱著襁褓中的嬰兒。小孩的歡呼聲大到覆蓋了我們的聲音,列隊夾道歡迎,每每走過,都有無盡的小手伸出來想與你握握手。
小孩看著我們都大叫 "Auntie Uncle",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,ok Auntie又好 Sister又好,都是一個稱呼而已。(還是我們真的像Auntie Uncle??)

可能小朋友第一次見亞洲人,他們都非常興奮,而小孩對興奮心情的表達通常都是:尖叫大叫~
這天,我們的耳朵有如被多架戰機轟炸,喉嚨也叫破了。
幸好帶上了一個小哨子,但哨子的效果只能維持到首半小時......

於是我們每人派一張白紙,叫他們畫心中的夢想家園。由於小孩不會英文,我們不會印地語,依靠當地同事一層層的翻譯,好不容易才讓所有小孩知道要畫畫。當大家都靜下來畫畫的時候,小孩由尖叫魔鬼又變回恬靜小天使。如果說,小孩是天使與魔鬼的合體,應該沒人會反對吧?
專心畫畫的小天使
你的夢想家園是什麼??
這是渴望夢想的眼神嗎?
畫好後,我們教小孩用那張有他們的夢想家園的紙摺紙飛機,再放飛機,希望他們的夢有天可以展翅高飛。
讓夢想飛起來吧!
Dream House的小朋友實在太小了,但在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Social Action (APSA)的小孩比較大,及比較多,大家為此準備更多教材。由於印度時間比香港慢2.5hrs,當晚大家都做到印度時間凌晨十二時,相當於香港時間凌晨兩時半,真的有點令人虛脫的感覺,肉體在但靈魂不見了,周公呀周公,多想與你約會~
小編的四人房最大,自然成為大家聚腳的首選,小小的房間擠下了18人!
床上坐著滿滿的人,大家分組準備物資
中途小插曲,適逢這天是團員Roger的生日,但沿途上都不見有蛋糕店,大家唯有運用小創意及小小物資,為Roger兄自製一個香腸朱古力紙製蛋糕。在印度過生日,相信很難忘吧!收到令人哭笑不得的香腸蛋糕,應該更難忘!
香腸朱古力紙製蛋糕,切蛋糕環節笑到大家肚痛XD
我們有特別的合照技巧
壽星仔的招牌動作
還加插有點Hehe的合照,祝百年好合??
APSA也是收容孤兒得機構,位於小村莊裡,小到連車子都進不了,大家步行一會兒入內。
 APSA的門口,看似興建中,但其實本來就是這個樣子
主要都是女學生,年齡十多歲;也有比較少的小男生、小女生
雖然孩子比較大,但始終都是小孩,愛玩的天性仍在,有得玩,有人陪他們玩,都會很開心。當中有些大姐姐更擔當小老師、小保母的責任,她們不會參與玩樂,只會默默地在旁協助維持秩序,照顧更小的小孩。其實從她們的眼中都見到一絲想玩的眼神,只是有點害羞,又有點要照顧細小的「責任」,靜靜地坐在一旁。
適逢聖誕節,便教大家做些與節日有關的小手工。
大家都很認真製作
小朋友都很喜歡黏黏貼貼的小勞作
又教他們玩香港小孩的遊戲:紅綠燈
飯堂前的合照
這幾天都有Bangalore YMCA的職員Sino照顧著我們,帶我們去不同的地方,又幫我們議價,又帶我們去參觀他的家,又帶太太與一對非常可愛的子女與我們一同逛街。Sino真的很好,他癲覆了我們心目中對印度人的認知:愛遲到!小編出發前看了不少有關印度的網誌,都說印度人的時間觀與常人有異,應該是說東南亞國家的人都有同樣的問題,只是印度人的比較嚴重。印度人口中常說的「1 minute」往往是個不解之迷,不論你如何的趕時間,如何的三番四次地請他們快一點,換來的答覆都會是「1 minute」。one one下又不知過了多少個一分鍾,遲到一兩個小時只是等閒之事。我們團前以為Sino也是個「遲到大王」,因為我們在香港send email問他問題,他總是幾星期後,甚至幾個月後才答覆我們。誰料來到印度遇上真人,他竟然比我們還要準時!!!哈,我們真的不應該「一竹篙打一船人」,印度也有不少好人XD

Sino由起初很喜歡幫我們拍照,到後來很喜歡與我們一同拍照;雖然他英文一般,但都很主動與我們溝通。我們感受到他那份熱情,以及喜歡與我們交個朋友的心。最令我們意想不到的,他竟然請我們去他的家中坐坐,所以我們有幸見識到印度人的家,也看了他家庭中不少的生活照。當中有一點頗有趣的,就是印度人結婚的時候,新娘新郎都會全身塗上一層黃色的色素粉(看起來很像咖哩粉),想不到印度人愛「咖哩」(其實是香料吧)愛到連結婚都要塗滿身。
這位是我們Bangalore YMCA的職員Sino,人很好!
APSA有個小天井位,小孩們知道我們來,都特意準備了小小的表演:唱印度的歌,跳印度舞。別小看這班小孩,唱起歌來功架十足,加上天井的設計,真的有如繞樑三日的感覺。
大家坐在天井,化身小觀眾
淡定女孩
帶點青澀的小女孩
看這這班小孩的表演,會令人看得入迷。從他們的眼中不難見到「堅毅」,即使生活環境不好,即使無父又無母,但他們的生命仍充滿韌力,好幾位小孩的夢想是成為一位老師,一位醫生。我的腦子不停地想,即使輸在起跑線,不代表你就有藉口膚衍生命這場比賽!即使輸在前,也可以嬴在後,只要保持運動精神,不輕易放棄,總有堅持的理由,活出自己。祈望這群孩子將來的路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。
這小男孩最令我印象深刻,他的英文最好,為我們作翻譯;他跳起舞來絕對不遜於女生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嫵媚嬌柔動作。他的理想是做一位老師,他熱愛跳舞,他主動,他聰明。
他就是我們的翻譯小老師Moses
臨行前的合照。
貧窮小孩都很懂事,生活上遇到的困苦的確使人成長。想起發達地區小孩的傲慢,不禁令人歎息。香港的小孩如珠又如寶,受盡萬千寵愛,從小被當為溫室小花培育。但小花經不起苦,很脆弱,又不懂得珍惜。愛你,到頭來變成害你。
所以小編很喜歡發展中國家的小孩,他們那份純真的情感,那份真摯的心,那份堅毅的精神,把人的心完完全全地融化,可以拋開包袱,一同分享無雜質、純天然、無添加的快樂。

印度的Blogs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